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
一、缆线的敷设与保护方式检查
(1)缆线敷设的规(gui)定
1)缆线的型号、规格(ge)应与(yu)设计规定相符。
2)缆线的布放应(ying)自然平直(zhi),不得产生(sheng)扭绞、打圈、接头等现象,不应(ying)受外(wai)力
的挤压和损伤(shang)。
3)缆线两端应(ying)贴有标(biao)签,应(ying)标(biao)明编号,标(biao)签书写应(ying)清晰、端正、正确,标(biao)签
应选用(yong)不易损坏的材料。
4)缆(lan)线(xian)终接(jie)后应有余量。交接(jie)间、设备间对(dui)绞电缆(lan)预留(liu)长度宜为0.5~1.0m,
工(gong)作区宜为10~30mm;光缆(lan)布(bu)放宜留长度为3~5m,有特殊要求(qiu)的应(ying)按设计要
求预留长度。
5)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(fu)合下列规定
①非屏蔽4 对双绞线电缆的弯曲半(ban)径(jing)应至少(shao)为(wei)电缆外径(jing)的4 倍(bei)。
②屏蔽4 对双绞线电缆(lan)(lan)的弯曲半(ban)径(jing)应至少为电缆(lan)(lan)外(wai)径(jing)的6~10 倍(bei)。
③主(zhu)干对(dui)绞电(dian)缆(lan)的弯(wan)曲半径应至少(shao)为电(dian)缆(lan)外径的10 倍。
④光(guang)缆的弯曲半径(jing)应(ying)至(zhi)少(shao)为(wei)光(guang)缆外径(jing)的15 倍(bei)。
●电源线(xian)、综合布线(xian)系统缆线(xian)应(ying)分(fen)隔布放(fang),缆线(xian)间的最小净距(ju)应(ying)符合设计要
求和相关规(gui)定。
●建筑物(wu)内电(dian)缆(lan)、光(guang)缆(lan)暗管(guan)的敷设与其他管(guan)线的最小净距应符合相(xiang)关规(gui)定。
●在暗管或线(xian)槽中缆线(xian)敷设完毕(bi)后,宜在信道两端口的出口处用填充材料进(jin)
行封堵。
(2)预埋(mai)线(xian)槽和暗管敷设缆线(xian)的规定(ding):
1)敷(fu)设(she)线槽的两端宜用标志表示出编(bian)号和(he)长度等内容。
2)敷设暗管时宜采用(yong)钢(gang)管或阻燃硬质PVC 管。
(3)设置(zhi)电缆桥架(jia)和线槽敷设缆线的(de)规定:
1)电缆(lan)线槽、桥(qiao)架(jia)宜高出地面(mian)2.2m 以上;线槽和桥(qiao)架(jia)顶部距楼板不宜小于
30mm;在过梁或其他障(zhang)碍物处,不(bu)宜(yi)小于50mm。
2)槽内(nei)缆(lan)线布放(fang)应(ying)顺直,尽量不交(jiao)叉,在缆(lan)线进出(chu)线槽部位及转弯(wan)处应(ying)绑(bang)扎(zha)
固定,其水(shui)平部分缆线可以不绑扎。
3)电缆(lan)(lan)桥(qiao)架(jia)内缆(lan)(lan)线垂直敷设时(shi),缆(lan)(lan)线的上端和(he)每隔1.5m 处(chu)应固定在桥(qiao)架(jia)的
支(zhi)架上;水平敷设时,在(zai)缆线的首(shou)、尾(wei)、转弯及每(mei)隔5~10m 处进行固定。
4)在水平(ping)、垂直桥架和(he)垂直线(xian)槽中(zhong)敷设缆(lan)线(xian)时,应对缆(lan)线(xian)进行(xing)绑扎。
5)楼内光缆(lan)宜在(zai)(zai)金属线槽(cao)中敷设(she),在(zai)(zai)桥架敷设(she)时应在(zai)(zai)绑扎固定段加装垫套(tao)。
(4)采用吊顶支撑柱(zhu)作为线槽在(zai)顶棚(peng)内敷设缆线时,每根(gen)支撑柱(zhu)所辖范围内
的缆(lan)线(xian)可以不设置线(xian)槽进行布放(fang),但应分束(shu)绑扎。缆(lan)线(xian)护套(tao)应阻(zu)燃,缆(lan)线(xian)选(xuan)用应
符合设计(ji)要求。
(5)建筑群子系(xi)统采用架空(kong)、管道、直埋、墙壁及暗管敷设电缆(lan)、光缆(lan)的施
工技术(shu)要求,应按照本地网(wang)通信线(xian)路工程验收的相关(guan)规定执行(xing)。
(6)水平子系统缆线的(de)敷(fu)设(she)保护要求(qiu):
1)预埋(mai)金(jin)属线槽的(de)保护要求为
①在建筑(zhu)物(wu)中预埋(mai)线槽宜按(an)单(dan)层设置,每一(yi)路(lu)由(you)预埋(mai)线槽不应(ying)超过3 根,线
槽截面高(gao)度(du)不宜超过(guo)25mm,总宽度(du)不宜超过(guo)300mm。
②线(xian)(xian)槽直埋长度超过30m 或在线(xian)(xian)槽路由有交叉(cha)、转弯(wan)时,宜(yi)设置过线(xian)(xian)盒,
以便于(yu)布放缆线和维修。
③过线盒(he)盖能开启,并与(yu)地(di)面齐(qi)平,盒(he)盖处(chu)应具有防水功(gong)能。
④过线(xian)(xian)盒(he)(he)和(he)接线(xian)(xian)盒(he)(he)盒(he)(he)盖应能抗压。
⑤从金(jin)属线槽至(zhi)信息插座(zuo)接(jie)线盒间的缆线宜采用(yong)金(jin)属软管敷设。
2)预埋暗管的保护(hu)要(yao)求为(wei)
①预埋在墙(qiang)体中(zhong)(zhong)的最大(da)管(guan)(guan)径不宜超过(guo)50mm,楼板中(zhong)(zhong)暗管(guan)(guan)的最大(da)管(guan)(guan)径不宜
超过25mm。
②直线布管(guan)每30m 处应(ying)设置(zhi)过线盒装置(zhi)。
③暗(an)管的转弯角度(du)应大于(yu)90°,在(zai)路径上每根(gen)暗(an)管的转弯角度(du)不得多于(yu)2 个,
并不应有S 弯出现。
④暗管(guan)(guan)转弯的(de)曲率半(ban)径不(bu)应小于(yu)该管(guan)(guan)外径的(de)6 倍。
⑤暗管(guan)管(guan)口(kou)应(ying)光滑,并加(jia)有护(hu)口(kou)保护(hu),管(guan)口(kou)伸(shen)出(chu)部位宜为25~50mm。
3)网络地板缆线的敷设保护(hu)要求为
①线槽之间应沟通。
②线槽盖板应可开启,并采用金属材(cai)料。
③主线槽的宽(kuan)度由网络地(di)板盖板的宽(kuan)度而定,一般宜在200mm 左右;支线
槽宽不宜小于(yu)70mm。
④地板(ban)块应(ying)抗压,抗冲击和阻燃。
4)设置(zhi)缆线(xian)桥架和(he)缆线(xian)线(xian)槽的保护(hu)要求(qiu)为
①桥架(jia)水平敷(fu)设时(shi),支撑间距(ju)一般为1.5~3m;垂(chui)直(zhi)敷(fu)设时(shi),固定(ding)在建筑(zhu)物
体上的间(jian)距宜小于2m,距地1.8m 以下部分应加金属盖板保护。
②金属线(xian)槽(cao)敷(fu)设时,在(zai)线(xian)槽(cao)接头处,每间距3m 处,离开(kai)线(xian)槽(cao)两端出口0.5m
处(chu)和转弯处(chu)设置支(zhi)架或(huo)吊架。
③塑料线槽槽底固定点间距一般宜为(wei)1m。
●敷(fu)设缆线时,如果(guo)使用活动(dong)地(di)板(ban),活动(dong)地(di)板(ban)内净空应为150~300mm。
●采用(yong)公用(yong)立(li)柱(zhu)(zhu)作为顶棚支撑柱(zhu)(zhu)时(shi),可在立(li)柱(zhu)(zhu)中(zhong)布放缆线。
●金属线槽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。
●金属线槽、缆线桥架穿过墙体或楼板时,应有防火措施。
(7)干线子系统缆(lan)线的(de)敷设保护要(yao)求为(wei)
①缆线不(bu)得(de)布放在(zai)电梯或(huo)供水、供气(qi)、供暖管道竖(shu)井中,亦不(bu)应布放在(zai)强电
竖井中。
②干线通道间应(ying)沟通。
(8)建筑群子系统缆(lan)线的(de)(de)敷设(she)保护(hu)方式应符合设(she)计的(de)(de)要求。
二、缆线终接检查
(1)缆线终接应(ying)符合下列(lie)要求(qiu)
1)缆线(xian)在终接(jie)前(qian),必(bi)须核对缆线(xian)标识内容(rong)是否正确。
2)缆(lan)线中间不(bu)允(yun)许有接头。
3)缆线终(zhong)接(jie)处必(bi)须牢(lao)固,接(jie)触良(liang)好(hao)。
4)缆线终接应符合设计(ji)和施工操作规程(cheng)。
5)进行双绞线电缆与插接(jie)件(jian)连(lian)接(jie)时应认准线号(hao)、线位色标,不得(de)颠倒(dao)和错接(jie)。
(2)双绞线电(dian)缆芯(xin)线的(de)终(zhong)接应符(fu)合下列要求
终接时,每对双(shuang)绞线(xian)(xian)应(ying)保持扭(niu)绞状态,扭(niu)绞松开长度对于5 类线(xian)(xian)不(bu)应(ying)大于
13mm。
(3)光缆芯线的终接应(ying)符合下列要求:
1)应采用光纤(xian)(xian)连(lian)(lian)接盒对光纤(xian)(xian)进行连(lian)(lian)接、保(bao)护,连(lian)(lian)接盒中光纤(xian)(xian)的(de)弯曲半径应符
合安装(zhuang)工艺(yi)的要求。
2)光(guang)纤熔接(jie)处应加(jia)以保护和(he)固(gu)定,使用连接(jie)器以便于光(guang)纤的跳接(jie)。
3)光纤连接盒面(mian)板应(ying)有标志。
4)光纤(xian)连接损耗(hao)值应符合相关规定。
(4)各类(lei)跳线(xian)的终接(jie)应符合下列要(yao)求:
1)各类跳线缆线和(he)接插(cha)件间接触应良好,接线无(wu)误,标(biao)志齐全。跳线选用类
型(xing)应符合系统设计要求。
2)各(ge)类跳(tiao)线(xian)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,一般(ban)对绞(jiao)电缆(lan)跳(tiao)线(xian)不应超过5m,光缆(lan)跳(tiao)
线不应(ying)超(chao)过10m。
三、工程电气测试
(1)工程的电(dian)气测试包括电(dian)缆系统(tong)电(dian)气性(xing)能测试和光纤系统(tong)性(xing)能测
试(shi),其中电缆系统测(ce)试(shi)内容分别为基(ji)本测(ce)试(shi)项目(mu)和任(ren)选测(ce)试(shi)项目(mu)。各项测(ce)试(shi)应有
详细记录,以作(zuo)为竣工技术文件的一部(bu)分(fen)。
(2)电气性能(neng)测试仪按二级精度,应符合相关(guan)要求。
(3)现场测(ce)试(shi)仪应能测(ce)试(shi)3 类、5 类双(shuang)绞线电缆布(bu)线系统及光纤(xian)链(lian)路(lu)。
(4)测(ce)试仪表应有(you)输出端口,以将(jiang)所(suo)有(you)存储的(de)测(ce)试数据输出至计算机和打(da)印
机(ji),并进行维护和文档(dang)管理。
(5)电(dian)缆(lan)、光缆(lan)测试仪表应具有合格证及计量证书。
四、各种文档的验收
文(wen)档验(yan)收主(zhu)要(yao)是(shi)检查乙方是(shi)否按(an)协(xie)议(yi)或(huo)合(he)同规(gui)定(ding)的要(yao)求,交付所需要(yao)的文(wen)
档。综合布线系统工程(cheng)的(de)竣工技术资料文(wen)件要保证质量,做到外观整(zheng)洁,内容齐
全,数据准确,主要包(bao)括以下内容:
(1)综合(he)布(bu)线系(xi)统工程的(de)主(zhu)要安装工程量(liang),如主(zhu)干布(bu)线的(de)缆(lan)线规格和长(zhang)度、
装设(she)楼层配线架的规格和数(shu)量等。
(2)在安装施(shi)工中(zhong),一些重要部位或关键段落(luo)的施(shi)工说明(ming),如建(jian)筑群配线架
和建筑物配线架合用时(shi),它们连接端子的分(fen)区和容(rong)量等。
(3)设备、机架和主要部件的数量明细(xi)表,即将整个工程中所用的设备、机
架和(he)主要部件分别统(tong)计(ji),清晰地列出其型号(hao)、规格、程(cheng)式和(he)数量。
(4)当对施工棚有(you)少量修改时,可利用(yong)原工程设计图更(geng)改补(bu)充(chong),不需再重(zhong)作
竣工图(tu)纸。但在施工中(zhong)改(gai)动较大(da)时(shi),则应(ying)另作竣工图(tu)纸。
(5)综合布线系(xi)统工程中各项(xiang)技(ji)术指标和技(ji)术要求的测试记录,如缆线的主
要电气(qi)性(xing)能、光缆的光学传输特性(xing)等测试数据。
(6)直埋电(dian)缆(lan)或地下电(dian)缆(lan)管道等隐蔽工(gong)程经工(gong)程监(jian)理人(ren)员(yuan)认(ren)可的签证,以及
设备安装和缆(lan)线(xian)敷设工序告一段落时(shi),经常驻工地代表或工程(cheng)监理人员随工检查(cha)
后的证明等原始记录(lu)。
(7)综合布线(xian)系统工(gong)程中如采用微(wei)机(ji)辅助设计,应提供(gong)程序设计说(shuo)明(ming)和有关
数(shu)据,以及操作说(shuo)明、用户手册等文(wen)件(jian)资(zi)料。
(8)在施工(gong)过程中,由于各种(zhong)客(ke)观因素,部(bu)分变更或修(xiu)改原(yuan)有(you)设计或采取相
关技(ji)术措施时,应提供建设、设计和施工(gong)等单位之间对于这些变动情况(kuang)的(de)协商记(ji)
录(lu),以(yi)及(ji)在施工中的检查记录(lu)等(deng)基础资料。